宁德市2023年第一批典型经验之九:周宁县培育农旅新业态 激活疫后农旅消费市场

来源:宁德市发改委(政策法规科) 发布时间:2023-08-04 17:19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周宁县围绕服务农旅经济发展主业,深入践行“三库+碳库”绿色生态理念,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打造文旅赋能“三农”和乡村振兴新动能,以旅助产、以旅促农、以旅兴农,努力走好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公共品牌,激活农旅消费市场
  走实走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活用好“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和“碳库”这个“活宝”,针对农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堵点与痛点问题,巧搭购销、贷款平台,以“小支点”撬动“大发展”,帮助后洋村农民解决林业碳汇贷款难题,成立了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打造“周宁有鲤”公共品牌,筛选了高山云雾茶、茶点、果脯、马铃薯等一批游客喜好的优质拳头产品40余款,入驻淘宝、微信商城,开通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号等窗口,发挥平台优势,整合景区、商圈和线上线下优质资源;在第十一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文化节上,周宁馆聚焦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精心筛选展出的“球茎类花卉、农特产品、铝箔画、锡器....”等一批富含周宁乡土味、地域符号的特色旅游商品惊艳亮相,为当地农民、农旅企业和游客搭建一条“农户+企业+游客”的服务、销售链,让游客多渠道了解、购买,助力开拓农旅企业疫后市场。同时,周宁县还先后出台《周宁县激活全县文旅消费市场的6条措施》《促进花卉产业发展十三条措施》,帮助农旅、林旅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如今,仅高山冷凉花卉产业种植面积已超2700亩,年产值突破3亿元。
  (二)夯实基础,补齐农旅要素短板
  发挥好农旅项目建设的“火车头”作用,补齐配套强“基础”,充分整合林地、茶园、花卉等乡村要素,搭建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通过“大棚贷”“垦荒贷”等特色产品,加快培育新业态,新增农旅综合开发项目100余个,向山兰园、延周百合、天蓝蓝等花卉农业优质基地成为热门观光目的地。筛选申报创建市级“金牌旅游村”15个,目前已经完成6个市级“金牌旅游村”建设任务,配套项目区道路建设、水利灌溉等设施,有力推动景区景点提质,景区环境、交通条件等实现大幅改善,景区品质全面提高,拓宽农旅融合功能,以旅游业带动农业发展,把这些集景区景点、农业种植、红色遗存、古民居等优质资源一体的乡村,打造成集观光、研学、拓展、种植、体验等多位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进一步夯实文旅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三)培育载体,撬动农民“家门口”经济
  以“绿色生态+农旅融合”为发展思路,积极融入“全福游、有全福”文旅品牌建设,推出上洋果园、吴山底草莓园、七步李子等近郊果园采摘,川中茶叶、紫云土豆等农旅研学样板,让游客在生态茶园里闻茶香,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一批农旅特色村、红色古村游、农业研学点等新“玩法”成为当地农旅产业“新品牌”,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康养避暑、农耕文化等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构建。激活“乡村浪漫”,撬动农民“家门口”经济,先后在云门、陈峭、浦源等村举办各类特色文化品牌活动、“闽东之光·云端周宁”全国摄影大展、旅游文化节等70余场,吸引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鲤鱼溪灯光秀、苏家山玻璃栈道、陈峭云海等一批网红景点游客盈门,仙风山“流云飞瀑”、苏家山“乡村迪斯尼”等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启“万福千民屏”第一屏,邀请《主播带你游》栏目走村入户,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带领线上网友领略周宁深厚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为乡村旅游打榜,铺就农民致富路。
  三、取得成效
  2022年,周宁县游客接待量达4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先后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560多家,个体种养户2600多户,总产值超过3亿元。周宁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城市;苏家山、鲤鱼溪灯光秀等6处打卡点、谷风山居民宿、仙风小居等6处夜宿地、周宁有鲤相关茶点、茶画等6项伴手礼参评宁德市“拾味山海 畅游宁德”最美文创旅游系列产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