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2021年第一批典型经验之十三:国网宁德供电公司打造“风光储”微电网 攻克渔排用电难题

来源:宁德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1-09-09 15:36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藏 打印

  一、背景情况

  福建宁德依山傍水,沿海拥有三都澳、沙埕港等世界级优良港湾,海岸线1046公里、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覆盖蕉城、福安、福鼎、霞浦4个沿海县(市、区),随着20世纪90年代大黄鱼人工养殖技术的成熟,以大黄鱼为主的海上养殖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宁德市的支柱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养殖户近3万户,渔业养殖网箱约120万口。众所周知,良好的供电环境对海上渔排养殖业至关重要,但此前的调研数据显示:约30%的近岸养殖户(9000户)通过从岸边拉电缆方式进行供电,存在电缆投资及维护成本高、可靠性低和违规转供电加价和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约50%的养殖户(15000户)使用“光伏+储能”的方式用电,使用的铅酸电池存在使用寿命短、体积大、输出功率小、安全隐患大、电池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等问题;剩余20%的养殖户(6000户)则为柴油机发电或无电的情况。此外,海上渔排的非标辅助渔船、饵料搅拌机都是以柴油机作为动力,不但运营成本高,还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攻克海上渔排供电难题,提高养殖业市场主体获得用电便利度,降低用电成本势在必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进一步满足沿海养殖户管理房生活办公用电、渔船及饵料搅拌机用电需求,解决海上渔排私拉乱接的用电安全问题,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联合环三售配电公司探索建设海上渔排“风光储”多能互补工程,在对海上可再生资源和用户负荷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经济性和可靠性原则进行微电网的规划研究,集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锂电池储能等系统以及各类负载共建微电网,打造具有闽东特色的海上渔排供电服务新模式。

  2021年3月,选取渔业生产加工全产业链福建省龙头企业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为示范点,在三都澳白基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打造福建省首个渔排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改造前,渔排用电主要通过低压线路跨海敷设,供电半径长,存在末端电压不稳定及用电安全问题,且渔排上使用柴油机供应饵料搅拌供电,一天耗电约50度电,燃油成本一天200-300元,用电成本较高。国网宁德供电公司根据用户需求,采用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及数字能源管理系统一体化的多能互补模式,在渔排会议室屋顶布置7.5千瓦光伏板、房屋两侧配置1千瓦水平轴风机、0.8千瓦垂直轴风机各1台,屋内配置储能电池容量25千瓦时、配套充电控制系统1套及展示平台。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光伏每天可发10-23度电,风机每天可发5-10度电,渔排每天用电在5-11度。经过一个月试运行于6月3日正式投运,截至7月,渔排风光电储一体化系统光伏累计发电量390千瓦时,风机累计发电量20.3千瓦时,储能系统累计充电229千瓦时,放电183千瓦时,渔排累计用电量280千瓦时,基本满足渔排生活办公用电需求,有效解决了渔排用电难用电贵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将从不同规模的渔排需求差异性出发,总结试点示范项目经验,开发电池容量分别为3.5度、7度、10.5度和21度等储能系统供普通养殖户选择,同步配套相应比例的小型风机和光伏发电系统,合理控制成本,切实做到小投入、高收益,推动海上渔排用电更安全、更便捷、更优惠。

附件下载: